清晨的阳光洒落优先配,将广东清远英德市西部英西峰林的喀斯特群峰染成一片金色。近千名骑行爱好者穿行其间,车轮碾过蜿蜒的乡道,他们不仅挑战着自我极限,也见证着黄花这座小镇在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推进中所焕发的新颜。
英西峰林骑行嘉年华活动。英宣供图
这是英德市“体育+旅游”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。近年来,当地以体育为抓手、以旅游为场景,推动两项产业深度融合,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径。从女足训练基地的升级改造,到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;从环湖慈善跑到自行车赛事、村BA篮球赛,英德不断拓展“体育+”的外延,借助赛事吸引人流,以旅游场景赋能体育价值,为地方发展注入持续动能。
体育成为城市新名片
近年来,英德持续加大体育设施投入,着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。
国家女子足球英德训练基地,作为中国女足的重要摇篮,曾经培养出赵利红、张秋玲等一批优秀运动员。近几年,该基地实施升级改造,新建了标准足球场、棒垒球场及综合训练楼,硬件条件大幅提升。借助承办省运会部分赛事的契机,基地影响力和专业性进一步增强。基地主任付文卓表示:“改造后我们已具备承接国家级训练和比赛的能力,未来将继续为中国女足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”
校园足球是英德体育的另一张名片。通过“政府+学校+基金会”协同推进机制,当地出台专项实施方案,设立足球发展资金,推动足球课程普及、师资培训与竞赛体系搭建。目前,全市共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6所、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7所,校园足球队超过百支。
近年来,英德校园足球在广东省“省长杯”、清远“市长杯”等比赛中表现优异:自2020年以来,共获得清远市级比赛冠军18个、亚军11个、季军8个,高中组别在全省名列前茅。足球不仅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,更帮助许多孩子在运动中建立自信、锻炼品格。
群众体育同样呈现蓬勃生机。改造后的体育训练大楼乒乓球馆成为市民健身的热门场所;连续举办五届的宝晶宫环湖慈善跑,每届吸引超千人参与,融合运动与公益,社会反响良好;黄花镇依托峰林地貌开展自行车挑战赛,让参与者在绝美风光中体验运动乐趣;村BA篮球赛深入各乡镇,激发基层体育热情……多元、包容的体育生态优先配,正让“全民健身”从口号变为现实。
自然资源变身赛事舞台
英德市内水网纵横,峰林耸立,生态资源丰富。近年来,当地积极利用这一优势,将体育赛事巧妙嵌入旅游景区,形成“体育引流、旅游消费”的融合发展模式。
已连续举办五届的宝晶宫慈善欢乐跑,是广东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景区体育赛事之一。依托天鹅湖及周边山林资源,宝晶宫度假区开发了环湖跑、桨板、水上乐园等项目,每年举办的欢乐跑吸引大量游客参与。赛道贯穿湖光山色与喀斯特溶洞,运动之余也带来沉浸式的自然体验。景区负责人表示:“赛事明显提升了游客停留时间和二次消费,为景区注入新活力。”
“景区+体育”的模式也在不断扩展——奥园巧克力王国围绕红茶文化与亲子主题,推出多项体育休闲项目,吸引家庭游客;九龙峰林晓镇引入骑行、攀岩等户外运动,丰富乡村旅游内容。体育与文旅的结合,正逐步拓展至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各个环节。
英德乡村研学游。英宣供图
在“N+旅游”战略框架下,英德还积极探索茶旅、农旅、文旅等多元融合路径。积庆里红茶谷的茶园骑行、英石文化长廊的徒步研学、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等创新产品,为传统旅游资源注入体育元素,提升体验深度与吸引力。据英德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体旅融合不仅优化游客体验,也延伸了产业链价值,带动民宿、餐饮和农产品销售同步增长。”
以今年七月黄花镇举办的骑行活动为例,赛事直接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消费增长,“以赛兴旅”的效应显著。目前该镇已有酒店民宿122家,其中中高端9家,预计2025年还将新增6家。“住民宿、品农家菜、赏峰林景”已成为当地标准旅游体验。2023年,黄花镇接待游客124万人次,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,“产业兴、乡村美、农民富”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。
综合效益持续释放
“体育+旅游”的融合,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收益优先配,更在社会、文化等多层面发挥积极作用。
经济效益上,体旅融合正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。2024年,英德接待游客人数突破千万,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8%,赛事期间相关消费显著攀升。奥园巧克力王国、宝晶宫等重点项目有效辐射周边村庄,带动村民通过开办民宿、销售农特产等方式实现增收。
社会效益方面,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。目前,英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已达32%,群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。校园足球的普及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成长路径,也拓宽了竞技体育人才储备。一位来自望埠镇中心小学的教师表示:“孩子们通过足球变得开朗、自信,很多家长也从担心‘影响学习’转向支持‘全面发展’。”
图为英德宝晶宫慈善欢乐跑。英宣供图
文化层面,体育赛事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窗口。村BA凸显乡村活力,古驿道徒步重现历史风情,女足基地传承奋斗精神——体育与英德特有的红茶、英石、北江文化交融,塑造出独具一格的城市气质。游客通过赛事深度接触本地风土人情,实现“以体促旅、以旅传文”。
展望未来,英德将继续坚持“体育赋能旅游,旅游反哺体育”的发展路径,积极构建“处处可运动、时时可旅游”的高质量环境,力争打造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地区,使“活力英德”成为真正闪亮的品牌名片。
记者观察
体育和旅游的融合,绝非简单的“1+1”。在英德的实践中,我们看到一种更深层次的互动:体育为旅游带来人气和动能,旅游为体育提供场景与内涵。这种融合,既激活了乡村资源,也提升了城市形象。
尤其值得肯定的是,英德并没有盲目追求“高大上”的赛事,而是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,打造出一系列接地气、有活力、可持续的体旅产品——村BA、环湖跑、骑行挑战等,都是真正从土壤里长出来的活动,连接起人与土地、运动与自然。
另一方面,从校园足球到群众体育,英德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,让体育不仅服务于游客,更惠及本地居民。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奔跑,老年人在乒乓球馆里挥拍,乡村因体育而更有活力——这些画面,或许比任何数字都更能体现“体旅融合”的真正价值。以体兴旅、以旅促体,正在为这座粤北城市探索一条坚实而富有生机的发展新路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许俊仟
【通讯员】英宣
【本文责编】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李卓华 李育蒙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林琳 蔡惠珍
【实习生】黄思凯 陈柏言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杨方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